普通實驗室的壓力設計主要分以下兩種情況:
1)實驗室為負壓:一般產生污染、有毒有害物質的實驗室,均設計為負壓。如化學類實驗室、生物安全實驗室等,其目的是避免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溢出對其他實驗室造成不利影響。
2)實驗室為正壓:一般潔凈實驗室、動物實驗室等,均設計為正壓,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外部環境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進人該實驗室,對實驗過程產生污染。
1.1 常見PCR實驗室壓差設計
PCR實驗室的各個實驗區域之間應形成單向流程的屏障保護,環境壓力從試劑準備區到產物分析區逐漸遞減。
1)試劑準備區是工藝流線的開始,設計為正壓或常壓,避免外界環境的污染。
2)樣品制備區一般為常壓或負壓,大多數情況下設計成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避免實驗產物溢出,污染外界環境。
3)核酸擴增區為負壓,避免實驗產物溢出,污染外界環境。
4)產物分析區是最主要的擴增產物污染來源,通常壓力設計為最低,避免實驗產物溢出,污染外界環境。
1.2 PCR實驗室壓差設計優化建議
上述PCR 實驗室的壓差設計原則上是正確的,但存在兩個比較明顯的缺陷:
1)緩沖間和專用走廊的功能重合,無法發揮“緩沖間+專用走廊”的最大作用。
2)上述壓差設計只能避免“實驗室產物不外溢”“外界環境不侵入”二者中的一項。在同時設有專用走廊和緩沖間的情況下,可以對壓差設計進行優化,以實現2項功能的兼顧。
1.2.1 不帶緩沖間的PCR實驗室
不帶緩沖間時,4個區域的建議壓差設計見圖1。專用走廊最好設計為微正壓,以防止PCR實驗區域外部氣流的進入。
1.2.2 帶緩沖間的PCR實驗室
在減少實驗室內外空氣交換方面,緩沖間比專用走廊更有意義。緩沖間通常設置在專用走廊與實驗區之間,起到隔離作用,減少實驗室內外的空氣交換,防止在物流傳遞過程中產生交叉污染,同時起到控制壓差、保證實驗區域潔凈度的作用。
PCR實驗室污染擴散控制的關鍵在于隔離,而非氣流的擴散。PCR實驗室中,存在兩類壓差控制:一類是4個實驗區之間的相互壓差;另一類是每個實驗區、緩沖間、專用走廊間的相互壓差。前者用以實現單向的工藝流線,避免傳遞窗在2扇門不慎同時開啟時的氣流逆轉;后者用以保證每個實驗區域氣流的獨立性,避免受到共用的專用走廊影響。
工作時,每個實驗區的壓力均高于緩沖間。氣流擴散方向為4個實驗區域和專用走廊的空氣分別流向4個緩沖間。由于設置了緩沖間,既可防止每個實驗區受到專用走廊空氣中可能存在的污染,保證實驗產物的質量,同時還可防止實驗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隨空氣流人專用走廊,對工作人員造成危害。
當產物分析區不設緩沖間時,壓差設計邏輯同產物分析區設有緩沖間時一致。試劑準備區、樣品制備區、核酸擴增區、專用走廊的空氣分別流向緩沖間1、2、3,此外還有部分專用走廊的空氣流向產物分析區。
如有需要可直接撥打電話:13357726918(微信同號)
如需關注更多有關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知識,請關注網站:http://www.wish-bon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