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驗室設計
細胞培養是一種無菌操作技術,要求工作環境和條件必須保證無微生物污染和不受其它有害因素的影響。細胞培養室和設計原則是防止微生物污染和有害因素影響,要求工作環境清潔、空氣清新、干燥和無煙塵。細胞培養室的設計原則一般是無菌操作區設在室內較少走動的內側,常規操作和封閉培養于一室,而洗刷消毒在另一室。
2、常用設施及設備
(1)超凈工作臺:也稱凈化工作臺,分為側流式,直流式和外流式三大類。
(2)無菌操作間:一般由更衣間、緩沖間和操作間三部分組成。
(3)操作間:普通培養箱、離心機、水浴鍋、定時鐘、普通天平及日常分析處理物。
(4)洗刷消毒間:烤箱、消毒鍋、蒸餾水處理器及酸缸等。
(5)分析間:顯微鏡、計算機及打印機等。
3、培養器皿
常用細胞培養器皿有培養瓶、培養板、培養皿等。常準備量是使用量的三倍。器皿應選擇透明度好、無毒、利于細胞粘附和生長的材料,常用一次性聚苯乙烯材料制品或中性硬度玻璃制品。常
4、細胞培養溫度
維持培養細胞旺盛生長,必須有恒定而適宜的溫度。不同種類的細胞對培養溫度要求也不同。人體細胞培養的標準溫度為36.5℃±0.5℃,偏離這一溫度范圍,細胞的正常代謝會受到影響甚至死亡。
培養細胞對低溫的耐受力較對高溫強,溫度上升不超過39℃時,細胞代謝與溫度成正比;人體細胞在39-40℃1小時,即能受到一定損傷,但仍有可能恢復;在40-41℃1小時,細胞會普遍受到損傷,僅小半數有可能恢復;41-42℃1小時,細胞受到嚴重損傷,大部分細胞死亡,個別細胞仍有恢復可能;當溫度在43℃以上1小時,細胞全部死亡。
相反,溫度不低于0℃時,對細胞代謝雖有影響,但并無傷害作用;把細胞放入25-35℃時,細胞仍能生存和生長,但速度減慢;放在4℃數小時后,再回到37℃培養,細胞仍能繼續生長。細胞代謝隨溫度降低而減慢。當溫度降至冰點以下時,細胞可因胞質結冰受損而死亡。但是,如果向培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冷凍保護劑(二甲亞砜或甘油),可在深低溫下如-80℃或-196℃(液氮)長期保存。
5、合適的氣體環境
氣體是哺乳動物細胞培養生存必需條件之一,所需氣體主要有氧氣和二氧化碳。氧氣參與三羧酸循環,產生供給細胞生長增殖的能量和合成細胞生長所需用的各種成分。開放培養時一般把細胞置于95%空氣加5%二氧化碳混合氣體環境中。二氧化碳既是細胞代謝產物,也是細胞生長繁殖所需成分,它在細胞培養中的主要作用在于維持培養基的pH值。大多數細胞的適宜pH為7.2-7.4,偏離這一范圍對細胞培養將產生有害的影響。但細胞耐酸性比耐堿性大一些,在偏酸環境中更利于細胞生長。但有一些細胞也喜歡偏堿環境中生長,如成纖維細胞最適合pH是7.4-7.6。每種細胞都有其最適pH值。

如有需要可直接撥打電話:13357726918(微信同號)
如需關注更多有關潔凈實驗室建設知識,請關注網站:http://www.wish-bones.com/





關注我一對一咨詢!
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知識!